close
山東泗水
春之泗水,東風習習,楊柳依依,繁花似錦,燕舞鶯啼,正是:一灣春水碧,萬頃桃花紅;
夏之泗水,滿目青山,綠蔭濃濃,泉水淙淙,爛漫山花,如詩如畫,美在川上;
秋之泗水,雲淡風輕,碧水藍天。風送爽,果飄香,層林盡染,春華秋實;
冬之泗水,霜晨月,落葉千山天遠大。隆冬時節,寒梅點點,瑞雪飄飄,三陽開泰,一派瑞祥,新綠在聖潔中萌發、升華。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歷史新的起點上,編制和實施好我縣 十五 計劃,對於在新世紀開好頭、起好步,實現縣和經十次黨代會提出的跨世紀奮鬥目標,確保泗水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基礎條件與未來形勢
(一)關於 九五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就
九五 期間,全縣上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團結奮鬥,開拓進取,努力克服 九五 前期通貨膨脹及後期通貨緊縮、有效需求不足、亞洲金融危機產生的不利影響,全縣經濟和各薦社會事業都取得瞭很大成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在整體脫貧的基礎上,又向小康目標邁進,為新世紀的發展奠定瞭良好的基礎。
(1)國民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實現34.5億元,比1995年增長0.86倍(按現行價格),年均遞增1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15億元,年均遞增4.6%,第二產業增加值15.75億元,年均遞增15%;第三產業增加值9.6億元,年均遞增2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800元,比1995年增長0.8倍,年均遞增12.5%。財政善迦年實現收支平衡,財政總收達到2.044億元,比1995年增長1.2倍,年均遞增17%;地方財政收達到1.455億元,年均遞增24.4%。
(2)結構調整整取得明顯成效。三次產業比例由1995年4.:41.6:18.4調整為26.5:45.7:27.8。產業內部結構逐步優化,農村經濟由傳統的種植業為主向多元化現代農業轉變。工業傳統產業改造步伐加快,形成瞭一批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比重和層次明顯提高,已成為全縣經濟增長的一支重要力量。
(3)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預計200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可達到9億元,比1995年增長1倍,年均增長14.9%, 九五 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39.2億元(不含大宇)。重點項目建設再上新水平,培植瞭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新上瞭華金無碳復寫紙、1880生產線、自備熱電廠,三英集團光譜議、酒精廠酒糟治理等項目;柳絮集團、聖昌肉制品公司、苗館肉類制品廠等企業,擴大瞭生產規模,開發瞭新產品;啤酒廠、魯中水泥廠、泉林酒精廠相繼恢復生產。實施瞭城鄉建設基礎工程、形象工程、便民工程、小城鎮 六個一工程 ,加快交通、水利、通訊、電力、廣播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瞭城鎮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開工建設瞭濟河及泗河起步段治理、污水處理廠等便民利民項目。完成瞭中興路、古城路拓寬、327環城路、張豐路、滕北路等縣鄉道路建設;實施瞭電力增容及電網改造、電信增容及改造等工程;實施瞭電力增容及電網改造、電信增容及改造等工程;實施瞭龍灣套西幹渠及鄉鎮千米河道治理等一批水利項目。
(4)對外開放取得瞭新的成果。經濟外向並明顯提高。2000年進出口總額實現5520.5萬美元(其中出口4767萬美元);五年累計出口創匯2.7億美元。大宇水泥、金益紙業等一批利用外資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五年累計組織國際勞務輸出4.6人次,創匯245萬美元。
(5)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24億元,比1995年增長0.97倍,年均遞增14.5%。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均可支配性收達到508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41元,分別年均遞增6%、11.5%。城鄉居民衣食住行條件明顯改善,城鎮居民人夫妻住房面積達到9.3平方米,農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2.57平方米。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到9.9億元,人均1672元,比1995年增加764元。城鎮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和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初步得到保障。
(6)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企業改革穩步推進,企業結構得到重組優化。,存量資產得到有效利用,資本結構形成產權多元化,企業體制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瞭一大步。農村改革繼續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加大,財稅、金融、計劃、投資、外經、糧食、住房及社會保障制度各項改革都取得瞭新的進展。項目
(7)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縣共實施科技發展項目160個,推廣應用衫先進成果510項。全縣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6%以上,泗水獲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 稱號。教育穩步發展,基本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和青壯年掃除文盲任務,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升學率分別達到99.99%、99.7%。計劃生育工作成就成績顯著,人口保持低速增長,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均穩定在4‰左右,全縣總人口控制在59.3萬人以內。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取得新的進展。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老年人及殘疾人等各項社會事業都有瞭長足的發展。
台中電梯公司
五年來,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傢、省、市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勇於探索,大膽實踐,科學運籌,正確決策,始終把握工作的主動權。總結五年來的經驗主要有:一是堅持 發展是硬道理 ,緊緊扭住經濟建設不放松。突出發展主題,調動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抓經濟的積極性,集中力量抓經濟建設,靠發展解決和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矛盾,有力地促進瞭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二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經思想解放促經濟上臺階。把思想解放、觀念更新人微言輕開展工作的首要環節來抓,不斷清除舊思想、舊觀念的束縛,增強廣大幹部群眾的改革意識、開放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市場觀念和行為方式。三是堅持把上級批示和泗水實際相結合,不斷發展完善獨具特色的工作思路。我們在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做好結合文章,走富有時代特征和當地特點的發展路子。四是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保穩定,積極實施再就業工程,切實搞好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減輕農民和企業負擔,妥善解決人民群眾關註的熱點難點問題,為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五是堅持"兩個文明 一起抓,確保改革開放和經濟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大力弘揚 苦幹不苦熬,奮力爭上遊 的泗水精神,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 三講 教育,形成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合力。
(二) 十五 經濟與社會發展環境分析
新世紀初,國際政治、經貿格局面臨重大調整,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處在重要的轉折時期,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既有許多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嚴峻挑戰。
從國際環境看,和平與發展仍是世界的主題,我們仍可以贏得一個較好的發展環境。經濟全球化、新科技革命、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將成為新世紀初的三大基本趨勢。從國內環境看,加入WTO後,我國的宏觀經濟運行環境將發生轉折性變化。改革開放和結構優化升級,仍可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市場需求對經濟增長的約束力增強,買方市場將成為經濟生活中的常態。因此,我們應抓住國際國內環境變化的良好機遇,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金、兩資源,加快我縣經濟發展。可以預測,借助廣闊的市場需求空間,我縣未來10年內仍可保持10%左右的較快增長速度。同時,計劃體制下那種粗放式的增長將難以為繼,靠低水平擴張、靠重復建設的調整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依靠科技、管理和體制創新,實現結構優化升級和產品換代,將成為增長的根本途徑。
從泗水情況看,經過近20年的改革開放,我縣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已具備瞭由原始積累到快速膨脹的物質條件。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實施,加大瞭經濟發展的支撐力。目前,我縣有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范縣、全省貿工農一體化示范縣、全省扶貧開發鞏固縣的政策優勢,有大宇水泥二期項目、魯西黃牛基地爭取建設項目,華金、三英、柳絮、鑫塑等骨幹企業的新上項目的帶動優勢,隻要我們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化解不利因素,完全有可能發展得更快更好一些。
(三)未來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九五 時期的發展,為 十五 發展奠定瞭良好的基礎。但是,也應當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發展還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和我國加信WTO後,我縣將直接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新科技革命在為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也使我們的比較優勢下降,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國傢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進一步增加瞭我縣爭取國傢資金的難度。經濟經構不優化。產業結構層次低,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工業主導產品優勢不明顯,新興第三產業發展緩慢,特別是旅遊業發展還沒有起步;產品結構檔次低,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整體存在"峰高山小 的問題;所有制結構不優,非公有制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規模小、檔次低。經濟瞭際化水平不高,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濃度不夠。體制性、機制性矛盾突出,改革不徹底、不到位,經營機制不活,內在動力不足。城市化水平落後,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層次管理人才匱乏,勞動者科技、文化素質不高,科技推廣、新產品開發能力不強。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水資源短缺將成為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環境染較重。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等。
二、任務目標與總體思路
(一)戰略任務
十五 時期,全縣經濟與社會發展要以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同志 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及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繼續弘揚 苦幹不苦熬,奮力爭上遊 的泗水精神,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按照 農業富民、工業立縣、商貿活縣 的要求,堅持 果牧縣、建材鄉、食品城、風景區 的發展模式,加快農業產業化、工業規模化、經濟國際化、機制民營化、農村城鎮化、社會文明化進程,經過五年努力,建成全國較大的水泥生產基地,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出口重點縣,基本建成融泗河文化與農林景觀為一體的觀光旅遊區,構築起景色秀麗的山水城市框架,人民生活實現小康並向富裕型邁進,為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二)預期目標
1、經濟總量。到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6億元,年均增長12%,其中第一、二、三次產業分別年均增長7%、14%和13%左右,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1:50:29。固定投資五年累計完成70億元左右,年均投入14億元。財政總收達到3.5億元,年均遞增12%,地方財政收年均增長12%,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
2、對外開放。利用外資年均有料大增長;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
3、人民生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年均增長6%,農民人夫妻純收年均增長7%。到2005年,全縣城鎮單位從業人員人均可支配性收達到6800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達到3150元。城鎮居民基本住上經濟適用房,農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耐用消費品普及率顯著提高。
4、各項社會事業。到2005年,全縣城鎮化水平達到38%。勞動者素質、科技創新能力有較大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9.5%。教育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80%以上,同齡人口高校升學率達到13%以上。全縣農村建立初級衛生醫療保健服務機構,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提高到4人。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均控制在5‰
以內,全縣人口力爭控制在60.8萬人以內。工業 三廢 實現達標排放,環境污染及其它生態破壞較好控制。全縣耕地面積力爭保持在53596.1公頃,林木覆蓋率達到33.6%。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勞動保險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三)總體思路
電梯保養廠商
實現 十五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任務目標,全縣上下必須增強機遇和競爭意識,團結一致,圍繞一條主線(經濟結構調整),推進三個創新(體制、科技和管理),實施四大戰備(科教興泗、經濟國際化、城市化、可持續發展),突出四個重點(農業結構調整、工業立縣、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努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三、區域經濟佈局與結構調整
(一)區域經濟佈局
十五 期間,我縣區域佈局既要考慮 十五 ,又要兼顧長遠,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競爭與挑戰。在繼承和完善 九五 佈局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地理區位、資源狀況、經濟技術基礎、宏觀經濟走勢等因素。要突出泗水特色,加大資源開發和轉化力度,加快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實現我縣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社會生產力的最佳空間配置。總的構想是重點搞好 兩園兩帶三區八城鎮 的開發建設。即建設一個開放型的大宇工業園和一個聚集高度的個體私營經濟園,兩條橫向的一二三產業聚集帶,三個特色農業區,八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的城鎮。
兩園 :即大宇工業園、個體私營經濟園。大宇工業園以大宇水泥為依托,通過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發展 四高 項目,重點發展三資企業,將大宇工業園建成全縣對外開放的窗口、高科技工業示范園。個體私營經濟園主要吸引從事有一定高科技含量項目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進區入園。 兩帶 即327國道沿線(含外環路)產業聚集帶和日——何高速公路泗水段沿線農業開發經濟隆起帶。"327 國道沿線產業重點發展個體民營經濟、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和機械加工業、第三產業。日—荷高速公路泗水側面沿線兩側以生產品質好、耐貯存、無公害的高附加值果品及農副產品為主。 三區 :即南、北山區綜合開發區重點發展旱作農業及無公害幹鮮果、畜牧養殖,擴大名、優、稀、特、新品種規模,南部泗張、聖水峪等鄉鎮,要大力發展板栗、大桃、黃金梨等林果業及土豆、黃薑、花生和以養鹿為重點的特種養殖業,北部柘溝、中冊、高峪等五鄉鎮以發展地瓜、花生、旱作農業及核桃、花椒、石榴、山楂、大棗、蘋果等果品業及養牛、養兔等養殖業。南北山區 十五 末要建成融經濟林、生態林、觀光旅遊農業為一體的林果之鄉、特產之鄉,形成山區特色的果牧基地;泗河沿岸設施農業區包括泉林、苗館等八個鄉鎮,要發揮自然條件好的優勢,以農業高科技示范園、農業加工龍頭企業為依托,大力發展反季節、可加工型設施種植業,形成高產優質高效瓜菜生產基地。其中黃溝鄉要大力發展旱池藕,五年內達到萬畝規模,建設融經濟效益、觀光旅遊於一體的蓮藕之鄉。 八城鎮 :即發揮中心帶動作用,輻射金莊、苗館、泉林、中冊、楊柳、柘溝、泗張、星村八個強鄉鎮,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城鎮聚集,膨脹城鎮規模,使其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戰場。
二)結構調整
十五 期間,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貫穿 十五 全過程,以結構調整促經濟發展,逐步形成以市場農業為基礎、較強競爭力的第二產業為核心、發達的第三產業為骨幹的產業發展格局。
1、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
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市場農業、特色農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到2005年,全縣糧經作物比要達到3:7,種植業與林牧漁業產值比要達到3:7;果牧產值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0%左右。
(1)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按照發揮優勢、突出特點、市場導向、集約經營、科技推動,講求效益的原則,堅持"調優、調特、調強、調精 的方針,優化農業內部結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以建設農副產品生產重點縣為目標,搞好果品及畜牧基地建設。果品種植業。提高果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廣名優稀特品種種植,擴大優質果品種植面積。全縣果品種植面積發展到36萬畝,果品總產量達到10萬噸,形成以蘋果、板栗、石榴、黃金梨等名優稀特新產品為重點的優質果品生產基地。搞好生態防護林建設,實施封山育林工程、平原農田林網工程、泗河沿岸綠化、道路綠化美化工程等。畜牧業。積極發展專業化。規模化養殖,加快品種改良步伐,大力發展食草型、節糧型畜牧。發展特色養殖,提高綜合效益。至"十五 末,以豬、牛、羊、雞、兔等為重點的規模養殖 千百萬 工程發展到160處,
肉蛋總產達到14萬噸,畜牧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以上,形成以黃牛、兔等為重點的畜牧養殖基地。大力發展名優高效水產養殖業。大力發展肉箱養魚,實施精養高產。積極發展鱘魚、甲魚、河蟹、銀魚等名優珍稀品種。推廣立體養殖新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全縣水產品產量要達到6500噸。種植業。糧食生產在穩定值、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增加單產的路子。小麥重點推廣高蛋白品種種植,地瓜、花生重點抓好高產攻關和良種推廣。在山區及無水澆條件的地域,大力推廣系列化旱作栽培技術,提高產量,擴大小雜糧種植面積,增加花色品種,形成小雜糧生產基地。
(2)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繼續完善建設花生、地瓜、林果、瓜菜、畜禽五條貿工農一體化產業鏈。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壯大三英、柳絮、外貿、聖昌、苗館肉類制品廠等外聯國內外市場、內聯生產基地和廣大農戶的 龍頭 企業,依靠龍頭帶動,拉長農副產品加工鏈條,一頭向市場延伸,拓寬流通渠道,一頭向生產延伸,推動花生、地瓜、幹鮮果品、瓜菜及牛、羊、豬、雞、兔等種植、養殖基地的發展。形成生產、加工、儲運、一體化經營模式,架起小生產與大市場聯接的橋梁,促進農副產品加工轉化增值。進一步完善 股分合作制+農戶 、 市場流通+農戶 等農業產業化型式,形成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產加銷、農科教、貿工農一體化經營的具有泗水特色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
(3)加快山區綜合開發步伐。堅持 改土、治水、修路、植樹、辦電 十字方針,按照 山區果牧開發區、高原高效農業區、地堰立體種植區、河道灌溉風景區 的開發模式,搞好 一區(示范區)、三片(泗南萬畝板栗園、泗中萬畝石榴園、泗北萬畝幹雜果基地),四園(農業、林業、畜牧、觀光旅遊農業) 建設。重點抓好張豐路、金馬路沿線、滕北路沿線及泗河沿岸高效農業區開發。南部山區建設6萬畝幹果基地,4個林業科技示范園,改良果園3萬畝,黃山綠化達到70%。北部山區以治水、建設生態防護林、經濟林等為重點,對滕北路兩側分年度逐步開發治理。通過開發治理,逐步形成融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及旅遊於一體的綠色通道經濟長廊。
2、 調整優化產業產品結構,加快工業產縣發展步伐。
要堅持以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以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為中心,運用現代技術提升優化傳統產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依據國傢產業政策,充分發揮我們的比較優勢,按照改造一批、壯大一批、培植一批、轉移淘汰一批的思路,從傳統產業中先優勢行業,從優勢待業中選龍頭企業,從龍頭企業中選名牌產品,集中投入八大傳統產業,使其迅速發展壯大。造紙工業。堅持膨脹生產規模與技術改造、治理污染並舉。開發不幹膠紙、高檔包裝紙、曬圖紙、塗佈白板紙等新產品,形成20萬噸的生產能力、14萬噸的制漿、6萬噸的紙制品深加工能力,發電量1.1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利稅4.2億元,華金集團爭取成為一個以制漿、造紙為主,集發電、貿易、科研為一體的,跨地區、跨行業的國傢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建材業。開工建設大宇水泥二期工程和60萬噸水泥粉磨站項目,達到500萬噸的生產規模,同時加快陶土、花崗石等建材資源開發,形成以大宇水泥、魯中水泥為重點的建材基地,形成全國較大的水泥生產基地。以建成,農副產品加工出口重點縣為目標,加快淀粉、畜禽及果品加工等產業的發展。淀粉加工業。在原有的規模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加快實施技術改造,加快變性淀粉及保鮮粉條、地瓜小食品、粉皮、淀粉地膜等新產品開發,擴大酒精生產規模,提高技術含量及附加值。柳絮集團淀粉年生產能力要達到10噸,冷凍粉條達到3萬噸,形成薯類淀粉及其制品加工基地。畜禽加工業。適應國際市場和國內人民群眾膳食結構變化的需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開發保鮮制品和熟制品,加快西式兔肉灌腸、牛肉制品系列、皮革新產品系列開發等。果品加工業,依托豐富的果品資源,引進上馬加工項目,促進我縣蘋果、大桃、山楂、葡萄等果品加工轉化增值。機械工業。以縣面粉機械廠、輕工機械廠、泉林農機廠、縣機床附件廠及山東大象集團泉林分廠等為骨幹,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外資嫁接、技術引進,開發生產新型面粉機組、節能餅幹機組、環保機械、飼料加工機組及新型面粉機具、數控機床附件等新產品,並形成較大生產規模,創造規模效益。醫藥工業。醫藥工業主要抓好現有企業的擴建與改造,重點抓好針劑、片劑、口服液、獸藥和醫用衛生材料等產品擴產及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使產品向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多品種方向發展。開發銀杏系列深加工藥品,搞好獸用中藥提純、醫用寬幅紗佈及脫脂棉、消脂酐等技改或新上項目。塑料制品業。主要抓好BOPP雙向拉伸膜、農地膜等暢銷產品擴建,力爭 十五 期間形成雙拉向伸膜13000噸、農地膜1000噸生產能力。
十五 期間,要搞好企業各子梯隊建設,拔高 山峰 ,壯大 山體 ,力爭培植銷售收放過10億無元(或利稅過1億元)的企業達到2傢,銷售收入過5億元(或利稅過5000萬元)的企業達到3傢,銷售收入過億元(或利稅過1000萬元)的企業達到10傢,各鄉鎮至少建成2個以上稅收過百萬元的工業項目。
(2)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我縣 十五 乃至今後一個時期產業調整的重點。要以企業為主體,以人才為根本,以重點項目為依托,采取政府投入為主,爭取國傢或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風險基金投入為輔的方式,穩妥實施,首先在新材料領域打開突破口。其次,通過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大企業掛靠、聯合、協作,發展新興領域項目,在電子信息、環保產業、機電一體、精細化工、生物工程等領域有新的突破,並逐步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實施銀杏葉加工提純、光譜議開發、生物化肥、微型變速電機等項目。加快運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履行傳統農業,重點發展先進實用的名優果蔬花卉脫毒快繁、無公害生物工程基地,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發展基因工程疫苗及轉基因食品項目等。
3.積極培育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
適應發展市場經濟、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需要,努力搞好市場體系建設,高層次、寬領域地發展新興服務業。
市場體系建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中的基礎性作用,繼續發展商品市場,培育要素市場。集中精力建設1-2區域性的較大規模的商品批發市場,形成輻射面廣的商品集散中心,搞活高品流通。培育資本、技術、人才、勞務、信息等要素市場,開放住房二級市場,逐步構築起輻射面廣、高效、暢通的流通網絡。
旅遊業是第三產業中的 朝陽產業 。按照 吃、住、行、遊、購、娛 的發展思路,依托近臨 三孔 、泰山,交通快捷、方便,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完備,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豐富的有利條件,突出山區自然特色,搞好山水、林和民俗文化建設,發展旅遊業。要積極與省旅遊業規劃融於一體,堅持保護與建設並重,有計劃地開發建設泉林行宮仲子廟、卞橋雙月等人文景觀,積極開展民俗文化活動,弘揚泗河文化。開發自然景觀,加快鳳仙山、聖公山、龍門山、大雲寺、安山寺的開發步伐,抓好泉林泉群、泗河和濟河公園的開發建設,形成特色鮮明、環境怡人的山區自然風光。發展觀光旅遊農業,結合山區綜合開發,搞好農業生態景觀的開發建設,重點抓好泗張鄉桃園、板栗園,踅莊鄉石榴園,黃溝鄉旱池藕,泗水鎮銀杏園等農業景觀的開發,發展觀光旅遊農業,創出泗水的旅遊名牌。至"十五 末,泗水要基本建成融泗河文化與農林景觀為一體的觀光旅遊區。金融業。搞活現有商業銀行,加快發展信用銀行,強化融資功能,擴大儲蓄業務,積極開展質押貸款、住房、購車、教育、旅遊等超前消費貸款業務,穩妥開展個人信用貸款業務。保險業。要拓寬服務領域,建立健全保險體系,開發新險種,為經濟建設服務。房地產業。要加快住房商品化、貨幣化改革步伐,培育和完善房地產交易中心,開放信心二級市場,逐步形成統一規范、公平競爭的房地產市場體系。大力實施"安居工程 ,把解決好城鎮中低收入者及住房困難戶增加和服務社會化意識增強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區服務網絡,大力開展文化教育、娛樂、清潔、維修、保安等便民利民服務。
4、調整所有制結構,加快體制創新步伐。
(1)圍繞縣域經濟民營化,大力調整所有制結構。
台中菜梯保養
現有企業 公退民進 。完善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放寬經營主體。鼓勵企業法人代表、經營管理層、職工買斷產權或持大股或控股;鼓勵民營企業收購、兼並我縣公有制企業或通過控股、參股、租賃等形式,使縣域內所有企業全部成為民有民營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縣、鄉、村三級所有公有制企業的公有資產全部退出,加快民營化進程。
壯大民營經濟規模。實施 抓大扶優 工程,培植民營經濟大戶。引導私營企業通過兼並、聯合、租賃等形式,實行跨地區、跨所有制經營,實現低成本擴張、膨脹規模。采取政策激勵、利益驅動、行政手段,鼓勵農民進城務工經商,鼓勵企業職工特別是下崗職工轉向民營經濟,提倡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幹部留薪留職或停薪留職、辭職從事瞭營經濟。激發內部活力,啟動民間資金,鼓勵民間資金投資經商辦企業。
引導民營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進行體制創新,支持民營企業依法組建有限責任公司、企業集團或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強化內部管理,完善運營機制,增強發展後勁。
(2)加快體制創新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深化企業產權改革。按照 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綜合配套 的總體思路,堅定不移地深化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國有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市場化的經營決策、內部管理、技術創新和市場營銷機制。 十五 期間,所有大中型企業都要建立起比較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實施 抓大扶優 工程,著力培育支柱,通過資產重組、資本運營和股份制等形式,促進存時資產優化重組和產權多元化,使存量資產向優勢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優秀企業傢轉移,壯大企業規模,增強整體優勢和競爭能力,力爭培育2-4個上市企業。把企業改革、改組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切
實加強內部管理,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增強社會保障功能,重點完善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障制度,使基本標準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穩步推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擴大社會保障基金收繳覆蓋面,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努力擴大各項保險覆蓋面,大力提高社會保障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化程度,將養老、失業、保險覆蓋面擴大到全社會,各項保險金全部實現社會化發放。
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著眼於支撐經濟快速發展,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優化經濟發展硬環境。
交通運輸。提高現有養護道路等級。縣鄉道路達到二級公路標準,鄉村主幹道達到三級公路標準,;連村路達到四級公路標準。實現村村通油路,達到全縣所有村莊晴雨通車。至 十五 末,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到400公裡,形成遍佈城鄉的交通運輸網絡,客貨運輸能力有較大提高,貨運周轉量達到6500萬噸公裡,客運周轉量達到5800萬人公裡。
電力。合理佈網,加快鄉村電力建設步伐,滿足鄉村用電需要;建設220KV變電站和110KV環網輸變電工程;加強城鄉電網管理,降低能耗,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提高電網運行經濟效益,減輕農民負擔。
水利設施。實施賀莊、華村等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泗河河道防洪治理。建設兩處泗河攔河大閘。繼續抓好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建設。大力實施以小截潛為主的地面攔蓄水工程,推廣噴灌、微灌、滴灌等節水先進技術,發展節水型農業。 十五 期間,力爭全縣新增擴大灌溉面積達到7.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0萬畝,發展節水 三灌 面積7萬餘畝。大力實施水土保持項目, 十五 期間完成保持面積220平方公裡。
郵電通訊。搞好7.5萬門農用電話交換機擴容,使全縣城鄉電話達到10萬戶,建成電話縣。發展完善公用通信網絡建設,特別是多媒體寬帶網及用戶接入網建設,完成"政府上網 工程,逐步實現政府辦公自動化。至 十五 末,全縣上網用戶達到2000戶;全縣電信業務總量要達到4300萬元,年均遞增15%;郵政業務總量要達到1670萬元,年均遞增30%。
四、發展戰略
(一)實施 科教興泗 戰略
迎接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嚴峻挑戰,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推進 科教興泗 戰略,堅持科技創新,優先發展教育,切實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
1、加快技術進步。按照培育高新技術產業與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並舉,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並舉,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與自主研究開發並舉的原則,加快科技攻關、成果推廣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高全縣工農業科技水平。強化技術創新立體地位,加快技術開發機構建設,原則上重點企業都要建立自己的技術開發中心。加強生產單位與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聯合協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我縣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換代。加快運用信息技術發展新興項目和發行傳統領域項目,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強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社會化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健全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種植、養殖技術及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努力增加科技收入,建立起財政撥款、金融貸款、社會統籌、生產單位自籌等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投入制。 十五 期間,科技投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要達到1.3%以上。積極培訓和引進科技人才,至 十五 末,全縣科技人才占總人口的比重要達到2.6%以上,高技術人才占全縣人才的比重要達到5%以上。
2、發展教育事業。 十五 期間,教育事業按照 以泗城教育為龍頭,以鄉鎮教育為主體,以高中階段教育作帶動,上下延伸,整體推進 的戰略佈局,以提高全民素質和創新能力為重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化教育結構,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逐步構建起由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 三教統籌 的教育體系。強化基礎教育。加強學前幼兒教育, 十五 期間,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農村達到80%以上,城市達到95%以上;小學完成合點並校任務,小學入學率達到100%;初中教育以改善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提高入學率為重點,確保在校生高峰期的平穩過渡。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擴大招生規模,在全縣逐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十五 末,全縣高中在校生規模達到85%左右;同齡人口高校升學率達到13%以上。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力度,"十五 期間在城區新建一處實驗幼兒園、一處完全小學、一處規范化初級中學,完成聖源中學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重點培養農技及工業所需各類技術人才。成人以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勞動技能為重點,支持先培訓後上崗,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建設以職業中專為龍頭的職教中心,對在職職工實行定期培訓和考核,提高職工的文化素質、技術水平。積極發展私立學校和各種社會力量聯合辦學,形成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公辦民辦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二)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
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迎接經濟國際化與加入WTO的機遇與挑戰,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市場、兩種資金、兩種資源,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經濟合作,加快縣城經濟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提高經濟國際化水平。
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努力擴大出口規模。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抓住亞洲經濟復蘇的有利時機,恢復和增加對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傳統市場的出口份額,加大對歐美、獨聯體、非洲和中東等市場開拓。按照市場需要,調整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培植一批有較高市場占有率、發展前景廣闊的出口產品。鼓勵我縣企業到海外投資辦廠,帶動技術、設備和原材料的出口,至 十五 末,全縣出口創匯力爭達到1.4億美元以上。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的資金項目落戶泗水,在重視與國內外中小企業加強聯絡,引進更多短平快項目的同時,突出抓好對跨國公司的招商工作,爭取引進更多的規模大、檔次高的外資項目。積極探索委托招商、網上招商、項目招商、臺僑胞招商引資,提高招商效益,努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規模和水平。
加強對外合作交流。按照優勢互補,自願互利的原則,主支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發揮我縣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擴大對外開放的范圍和領域。繼續擴展與大宇貿易、金五公司以及日本泗水町合作范圍,開展新的合作項目。充分利用我縣外貿集團海外工程承包權和國際勞務輸出簽約權的優勢,大搞海外工程承包,拓展勞務合作,至"十五 末,我縣國際勞務輸出規模達到800人,創匯超過480美元。
(三)實施城市化戰略
泗城和小城鎮建設,以提高城鎮化水平為方向,以提高城鎮化水平為方向,以大幅度轉移農村人口為目的,立足於用30-5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70%以上這樣一個大目標,在 十五 期間拉開建設框架。 十五 時期著重優化全縣城鎮空間結構,體現中心集中、點軸拓展的原則,形成以縣城和中心鄉鎮為依托,以交通幹線為軸線的發展格局。
縣城建設。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完善配套建設,增強服務功能。以建設中興路兩側新區及城西327國道兩側新區為重點,形成以中興路和327國道構成的 十 字形泗城發展框架。建設泗水廣場。加快供排水、城市綠化、環衛及供熱、供氣工程建設。城市日供水能力達到6萬方,建成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成石油液化氣供氣工程和城區綠化網、綠化帶,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8平方米。初步形成以大環境綠化為特色的環境優美、景色秀麗、城鄉一體和現代化山水城市框架。
小城鎮建設。小城鎮建設,以轉移農村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為目標,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小城鎮建設要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完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和科教、醫療、文化娛樂等基礎設施,提高綜合服務功能。建設城鎮工業小區,農村專業市場、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適當向小城鎮集中,新上企業原則上設在小城鎮。327國道沿線及泗張、楊柳、柘溝、中冊、聖水峪等鄉鎮要成為小城鎮建設的示范鄉鎮。
(四)可持續發展戰略
大搞生態綠化建設。立足我縣山區自然條件,大搞防護林、生態林建設, 十五 期間建設10萬畝生態防護林,以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至 十五 末,全縣林木覆蓋率達到33.6%。努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堅持資源開發、節約與保護並重,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合理利用水資源。強化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加大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強水資源的規劃和管理,科學調度用水,對新上用水大戶科學論證,從源頭上防止資源污染。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嚴格落實土地基本國策,整治和保護現有土地、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努力實現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對農地、非農地實行嚴格的用途管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嚴禁對礦產資源亂挖亂采,實施依法開采,以供給制約和引導需求。全縣耕地面積確保在53596.10公頃以上,人均耕地面積不低於0.08公頃。環境保護支持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並重,以建設生態示范縣為目標,搞好綠化、涵養水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地面污染和大氣污染。完成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廠建設。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持之以恒地搞好計劃生育,全面加強對農村、城市和流動人口的計生管理,確保"十五 期間全縣育齡婦女按計劃全縣育齡婦女按計劃生育,杜絕計劃外生育和超生現象,確保全縣人口保持低速增長。大力普及優生、優育、優教知識,強化婦女兒童保健制度和設施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全縣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全縣總人口力爭控制在60.8萬人以內。
五、人民生活與社會事業
(一)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十五 期間,全縣要實現小康並向富裕型邁進。全縣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物質生活更加寬裕,精神文明生活更加豐富,文化、教育消費占消費支出的比重要明顯提高。實施安居基本住上經濟適用房。農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耐用消費品普及率顯著提高,衛生、交通、通信等條件進一步改善。社會對居民的公共服務設施有較大改善,服務水平有較大提高。
(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要堅持主旋律,提倡多樣化,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積極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建設獨具特色的泗河文化。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十五 期間,爭取建設縣圖書館、文物博物館和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宮,改造縣電影院和影劇院,使基本設施跟上時代步伐,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下鄉活動。搞好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村鎮文化建設。衛生事業。圍繞 加強農村衛生、預防保健和振興中醫事業 三項工作重點,優化區域衛生佈局,建立 醫、教、防、保、康 及計劃生育技術指導 六位一體 的衛生服務體系。加強農村衛生建設,穩步推進合作醫療,努力實現鄉村兩級衛生機構的一體化管理,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以控制消滅傳染病、地方病為重點,加強預防保健工作。積極發展中醫事業。體育事業。認真貫徹實施全民健身計劃,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體育活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全面推進體育事業的社會化;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廣播電視事業,堅持穩定發展,不斷提高的原則,擴大覆蓋面,搞好有線廣播電視網開發利用,實現縣至鄉鎮的電視回傳,有線電視用戶發展到8萬戶。老年人及殘疾人事業。逐步由政府投資興辦老年公寓、殘疾人福利工廠等福利性企業。加快發展城區老年人、殘疾人福利事業。擴大鄉鎮中心敬老院規模,增加供養人數,使農村老年人 老有所養 。
六、精神文明與民主法制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培養社會主義 四胡 公民為目標,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弘揚民族精神、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開展爭創 文明城市 、 文明企業 、 文明服務機關 、 文明村鎮 、 文明戶 等精神文明系列創建活動。加強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教育,反對封建迷信和偽科學。加強理想信念和現代化科技教育,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 致富思源,富而思進 為內容,廣泛開展農村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在全社會形成文明健康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民主法制建設。民主與濟南市建設要認真貫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建立健全科學決策、民主監督的程序和制度。加強村級"兩會 及鄉鎮議政會建設,並發揮其作用。積極推進依法治縣進程。強化依法行政,提高行政執法水平。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法制意識,提高學法用法的自學性。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堅決打擊各種邪教組織和非法宗教勢力,有效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
七、主要政策措施
實現 九五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任務目標,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一)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政府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個分開,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和所有者職能分開,養活對具體經營活動的幹預,理多地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調節經濟運行。今後,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規劃、協調、服務、監督,加強計劃管理的管觀性、戰略性和政策性。加強稅收管理、物價管理,安排好關系國計民生的生大項目、基礎設施項目和公益性項目。
(二)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按照江澤民總書記 三個代表 的要求,加強幹部思想作風建設,樹立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面對面地解決實際問題。切實精減會議文件,減少事務性應酬性的活動,騰出主要精力抓落實。增強服務意識,實行服務承諾,推行政務公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營造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的氛圍,努力造就一支現代化建設急需的合格人才。突出抓好 幹部隊伍、企業隊伍、科技人才隊伍 建設。幹部隊伍建設重點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黨政領導幹部。大力選拔培養優秀年輕幹部,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強幹部隊伍的生機與活力。加強企業傢隊伍建設,有計劃地對企業傢隊伍進行培訓深造,聘請高層次的管理人才,改變企業管理人才匱乏的狀況。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制度優惠政策,創造寬松的環境,不拘一格吸引科技人才來泗水創業。挖掘現有人才隊伍的作用,建立公平競爭機制,建立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重獎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
(四)加大資金投入。 十五 期間要完成70億元的投資計劃,必須拓寬融資渠道,調整優化投資結構,保證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增強經濁發展的後勁。一是以重點項目吸引資金,爭取更多的重點項目列入國傢、省的盤子。二是積極爭取信貸資金,合理引導信貸資金投向,繼續做好債轉股和封閉貸款工作,爭取更多的政策性貸款和商業銀行貸款。三是擴大利用國外和外地資金。四是對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采取股權、經營權出讓的方式盤活資金,大力推進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壟斷土地一級市場,搞活二級市場。
(五)優化發展環境。堅持依法行政,強化監督約束機制,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加大治理 三亂 力度,充分發揮我縣優環委、 經濟110 的作用,嚴厲懲處吃拿卡要、幹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不法行為。繼續對重點企業和個體私營大戶實行掛牌保護,切實保護經營都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放寬放活各項政策,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提高辦事效率,努力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有關部門要增強大局意識,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環境。有關部門要增強大局意識,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的關系,密切配合,合司其職,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全面實現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對於加快我縣現代化建設進程,全面提高全縣人民生活浹,具胡十分重要的意義。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光榮而艱巨,全縣人民要緊密結合在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繼續發揚 苦幹不苦熬,奮力爭上遊 的泗水精神,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努力把我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前進。
春之泗水,東風習習,楊柳依依,繁花似錦,燕舞鶯啼,正是:一灣春水碧,萬頃桃花紅;
夏之泗水,滿目青山,綠蔭濃濃,泉水淙淙,爛漫山花,如詩如畫,美在川上;
秋之泗水,雲淡風輕,碧水藍天。風送爽,果飄香,層林盡染,春華秋實;
冬之泗水,霜晨月,落葉千山天遠大。隆冬時節,寒梅點點,瑞雪飄飄,三陽開泰,一派瑞祥,新綠在聖潔中萌發、升華。
進入二十一世紀,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將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歷史新的起點上,編制和實施好我縣 十五 計劃,對於在新世紀開好頭、起好步,實現縣和經十次黨代會提出的跨世紀奮鬥目標,確保泗水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基礎條件與未來形勢
(一)關於 九五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成就
九五 期間,全縣上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認真貫徹黨的十五大精神,進一步解放思想,團結奮鬥,開拓進取,努力克服 九五 前期通貨膨脹及後期通貨緊縮、有效需求不足、亞洲金融危機產生的不利影響,全縣經濟和各薦社會事業都取得瞭很大成就,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在整體脫貧的基礎上,又向小康目標邁進,為新世紀的發展奠定瞭良好的基礎。
(1)國民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2000年,全縣國內生產總值實現34.5億元,比1995年增長0.86倍(按現行價格),年均遞增13.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15億元,年均遞增4.6%,第二產業增加值15.75億元,年均遞增15%;第三產業增加值9.6億元,年均遞增23%。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800元,比1995年增長0.8倍,年均遞增12.5%。財政善迦年實現收支平衡,財政總收達到2.044億元,比1995年增長1.2倍,年均遞增17%;地方財政收達到1.455億元,年均遞增24.4%。
(2)結構調整整取得明顯成效。三次產業比例由1995年4.:41.6:18.4調整為26.5:45.7:27.8。產業內部結構逐步優化,農村經濟由傳統的種植業為主向多元化現代農業轉變。工業傳統產業改造步伐加快,形成瞭一批較強競爭力的優勢企業和名牌產品。第三產業發展迅速,比重和層次明顯提高,已成為全縣經濟增長的一支重要力量。
(3)重點項目和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預計2000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可達到9億元,比1995年增長1倍,年均增長14.9%, 九五 期間,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39.2億元(不含大宇)。重點項目建設再上新水平,培植瞭一批新的經濟增長點。新上瞭華金無碳復寫紙、1880生產線、自備熱電廠,三英集團光譜議、酒精廠酒糟治理等項目;柳絮集團、聖昌肉制品公司、苗館肉類制品廠等企業,擴大瞭生產規模,開發瞭新產品;啤酒廠、魯中水泥廠、泉林酒精廠相繼恢復生產。實施瞭城鄉建設基礎工程、形象工程、便民工程、小城鎮 六個一工程 ,加快交通、水利、通訊、電力、廣播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強瞭城鎮功能和輻射帶動作用。開工建設瞭濟河及泗河起步段治理、污水處理廠等便民利民項目。完成瞭中興路、古城路拓寬、327環城路、張豐路、滕北路等縣鄉道路建設;實施瞭電力增容及電網改造、電信增容及改造等工程;實施瞭電力增容及電網改造、電信增容及改造等工程;實施瞭龍灣套西幹渠及鄉鎮千米河道治理等一批水利項目。
(4)對外開放取得瞭新的成果。經濟外向並明顯提高。2000年進出口總額實現5520.5萬美元(其中出口4767萬美元);五年累計出口創匯2.7億美元。大宇水泥、金益紙業等一批利用外資大項目相繼建成投產。五年累計組織國際勞務輸出4.6人次,創匯245萬美元。
(5)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5.24億元,比1995年增長0.97倍,年均遞增14.5%。城鎮單位從業人員均可支配性收達到508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2241元,分別年均遞增6%、11.5%。城鄉居民衣食住行條件明顯改善,城鎮居民人夫妻住房面積達到9.3平方米,農民人均居住面積達到22.57平方米。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達到9.9億元,人均1672元,比1995年增加764元。城鎮下崗職工、失業人員和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初步得到保障。
(6)改革取得重大進展。企業改革穩步推進,企業結構得到重組優化。,存量資產得到有效利用,資本結構形成產權多元化,企業體制向現代企業制度邁進瞭一大步。農村改革繼續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斷加大,財稅、金融、計劃、投資、外經、糧食、住房及社會保障制度各項改革都取得瞭新的進展。項目
(7)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全縣共實施科技發展項目160個,推廣應用衫先進成果510項。全縣科技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5.6%以上,泗水獲 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 稱號。教育穩步發展,基本完成九年制義務教育和青壯年掃除文盲任務,適齡兒童入學率、初中升學率分別達到99.99%、99.7%。計劃生育工作成就成績顯著,人口保持低速增長,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均穩定在4‰左右,全縣總人口控制在59.3萬人以內。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取得新的進展。文化、衛生、體育、廣播電視、老年人及殘疾人等各項社會事業都有瞭長足的發展。
台中電梯公司
五年來,縣委、縣政府團結帶領全縣人民,始終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黨的十五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國傢、省、市的一系列方針政策,解放思想,搶抓機遇,勇於探索,大膽實踐,科學運籌,正確決策,始終把握工作的主動權。總結五年來的經驗主要有:一是堅持 發展是硬道理 ,緊緊扭住經濟建設不放松。突出發展主題,調動全縣上下齊心協力抓經濟的積極性,集中力量抓經濟建設,靠發展解決和社會生活中的各種困難和矛盾,有力地促進瞭全縣經濟的快速發展。二是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經思想解放促經濟上臺階。把思想解放、觀念更新人微言輕開展工作的首要環節來抓,不斷清除舊思想、舊觀念的束縛,增強廣大幹部群眾的改革意識、開放意識、市場意識、競爭意識,樹立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市場觀念和行為方式。三是堅持把上級批示和泗水實際相結合,不斷發展完善獨具特色的工作思路。我們在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做好結合文章,走富有時代特征和當地特點的發展路子。四是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以改革促發展,以發展保穩定,積極實施再就業工程,切實搞好社會保障制度建設,減輕農民和企業負擔,妥善解決人民群眾關註的熱點難點問題,為改革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五是堅持"兩個文明 一起抓,確保改革開放和經濟沿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大力弘揚 苦幹不苦熬,奮力爭上遊 的泗水精神,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深入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和 三講 教育,形成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的合力。
(二) 十五 經濟與社會發展環境分析
新世紀初,國際政治、經貿格局面臨重大調整,我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也處在重要的轉折時期,在復雜多變的環境下,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既有許多發展機遇,同時也面臨嚴峻挑戰。
從國際環境看,和平與發展仍是世界的主題,我們仍可以贏得一個較好的發展環境。經濟全球化、新科技革命、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將成為新世紀初的三大基本趨勢。從國內環境看,加入WTO後,我國的宏觀經濟運行環境將發生轉折性變化。改革開放和結構優化升級,仍可為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市場需求對經濟增長的約束力增強,買方市場將成為經濟生活中的常態。因此,我們應抓住國際國內環境變化的良好機遇,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金、兩資源,加快我縣經濟發展。可以預測,借助廣闊的市場需求空間,我縣未來10年內仍可保持10%左右的較快增長速度。同時,計劃體制下那種粗放式的增長將難以為繼,靠低水平擴張、靠重復建設的調整已不適應市場經濟的要求。依靠科技、管理和體制創新,實現結構優化升級和產品換代,將成為增長的根本途徑。
從泗水情況看,經過近20年的改革開放,我縣綜合實力明顯增強,已具備瞭由原始積累到快速膨脹的物質條件。一系列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的實施,加大瞭經濟發展的支撐力。目前,我縣有全國山區綜合開發示范縣、全省貿工農一體化示范縣、全省扶貧開發鞏固縣的政策優勢,有大宇水泥二期項目、魯西黃牛基地爭取建設項目,華金、三英、柳絮、鑫塑等骨幹企業的新上項目的帶動優勢,隻要我們充分利用有利條件,積極化解不利因素,完全有可能發展得更快更好一些。
(三)未來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九五 時期的發展,為 十五 發展奠定瞭良好的基礎。但是,也應當清醒地看到,我縣經濟發展還面臨許多新的挑戰,存在著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和我國加信WTO後,我縣將直接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新科技革命在為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也使我們的比較優勢下降,面臨更大的競爭壓力;國傢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進一步增加瞭我縣爭取國傢資金的難度。經濟經構不優化。產業結構層次低,農業產業化水平不高,工業主導產品優勢不明顯,新興第三產業發展緩慢,特別是旅遊業發展還沒有起步;產品結構檔次低,附加值不高,市場競爭力不強;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整體存在"峰高山小 的問題;所有制結構不優,非公有制經濟特別是民營經濟規模小、檔次低。經濟瞭際化水平不高,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濃度不夠。體制性、機制性矛盾突出,改革不徹底、不到位,經營機制不活,內在動力不足。城市化水平落後,科技人才尤其是高層次管理人才匱乏,勞動者科技、文化素質不高,科技推廣、新產品開發能力不強。可持續發展面臨嚴峻挑戰,水資源短缺將成為制約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突出,環境染較重。就業和再就業壓力大,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等。
二、任務目標與總體思路
(一)戰略任務
十五 時期,全縣經濟與社會發展要以鄧小平理論、江澤民同志 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五大及十五屆五中全會精神,繼續弘揚 苦幹不苦熬,奮力爭上遊 的泗水精神,堅持以發展為主題,以調整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進步為動力,按照 農業富民、工業立縣、商貿活縣 的要求,堅持 果牧縣、建材鄉、食品城、風景區 的發展模式,加快農業產業化、工業規模化、經濟國際化、機制民營化、農村城鎮化、社會文明化進程,經過五年努力,建成全國較大的水泥生產基地,農副產品生產加工出口重點縣,基本建成融泗河文化與農林景觀為一體的觀光旅遊區,構築起景色秀麗的山水城市框架,人民生活實現小康並向富裕型邁進,為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
(二)預期目標
1、經濟總量。到2005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60.6億元,年均增長12%,其中第一、二、三次產業分別年均增長7%、14%和13%左右,三次產業比例調整為21:50:29。固定投資五年累計完成70億元左右,年均投入14億元。財政總收達到3.5億元,年均遞增12%,地方財政收年均增長12%,地方財政收入年均增長12%。
2、對外開放。利用外資年均有料大增長;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15%。
3、人民生活。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性收年均增長6%,農民人夫妻純收年均增長7%。到2005年,全縣城鎮單位從業人員人均可支配性收達到6800元以上,農民人均純收達到3150元。城鎮居民基本住上經濟適用房,農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耐用消費品普及率顯著提高。
4、各項社會事業。到2005年,全縣城鎮化水平達到38%。勞動者素質、科技創新能力有較大提高,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49.5%。教育投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2%。初中畢業生升學率達到80%以上,同齡人口高校升學率達到13%以上。全縣農村建立初級衛生醫療保健服務機構,平均每千人擁有醫生提高到4人。全縣人口自然增長率年均控制在5‰
以內,全縣人口力爭控制在60.8萬人以內。工業 三廢 實現達標排放,環境污染及其它生態破壞較好控制。全縣耕地面積力爭保持在53596.1公頃,林木覆蓋率達到33.6%。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勞動保險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
(三)總體思路
電梯保養廠商
實現 十五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任務目標,全縣上下必須增強機遇和競爭意識,團結一致,圍繞一條主線(經濟結構調整),推進三個創新(體制、科技和管理),實施四大戰備(科教興泗、經濟國際化、城市化、可持續發展),突出四個重點(農業結構調整、工業立縣、民營經濟、招商引資),努力開創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局面。
三、區域經濟佈局與結構調整
(一)區域經濟佈局
十五 期間,我縣區域佈局既要考慮 十五 ,又要兼顧長遠,適應二十一世紀的競爭與挑戰。在繼承和完善 九五 佈局的基礎上,綜合考慮地理區位、資源狀況、經濟技術基礎、宏觀經濟走勢等因素。要突出泗水特色,加大資源開發和轉化力度,加快勞動力、資本、技術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實現我縣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社會生產力的最佳空間配置。總的構想是重點搞好 兩園兩帶三區八城鎮 的開發建設。即建設一個開放型的大宇工業園和一個聚集高度的個體私營經濟園,兩條橫向的一二三產業聚集帶,三個特色農業區,八大輻射帶動作用強的城鎮。
兩園 :即大宇工業園、個體私營經濟園。大宇工業園以大宇水泥為依托,通過擴大開放,招商引資,發展 四高 項目,重點發展三資企業,將大宇工業園建成全縣對外開放的窗口、高科技工業示范園。個體私營經濟園主要吸引從事有一定高科技含量項目的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進區入園。 兩帶 即327國道沿線(含外環路)產業聚集帶和日——何高速公路泗水段沿線農業開發經濟隆起帶。"327 國道沿線產業重點發展個體民營經濟、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和機械加工業、第三產業。日—荷高速公路泗水側面沿線兩側以生產品質好、耐貯存、無公害的高附加值果品及農副產品為主。 三區 :即南、北山區綜合開發區重點發展旱作農業及無公害幹鮮果、畜牧養殖,擴大名、優、稀、特、新品種規模,南部泗張、聖水峪等鄉鎮,要大力發展板栗、大桃、黃金梨等林果業及土豆、黃薑、花生和以養鹿為重點的特種養殖業,北部柘溝、中冊、高峪等五鄉鎮以發展地瓜、花生、旱作農業及核桃、花椒、石榴、山楂、大棗、蘋果等果品業及養牛、養兔等養殖業。南北山區 十五 末要建成融經濟林、生態林、觀光旅遊農業為一體的林果之鄉、特產之鄉,形成山區特色的果牧基地;泗河沿岸設施農業區包括泉林、苗館等八個鄉鎮,要發揮自然條件好的優勢,以農業高科技示范園、農業加工龍頭企業為依托,大力發展反季節、可加工型設施種植業,形成高產優質高效瓜菜生產基地。其中黃溝鄉要大力發展旱池藕,五年內達到萬畝規模,建設融經濟效益、觀光旅遊於一體的蓮藕之鄉。 八城鎮 :即發揮中心帶動作用,輻射金莊、苗館、泉林、中冊、楊柳、柘溝、泗張、星村八個強鄉鎮,吸引資金、技術、人才等要素,向城鎮聚集,膨脹城鎮規模,使其成為農村勞動力轉移的主戰場。
二)結構調整
十五 期間,要以結構調整為主線,貫穿 十五 全過程,以結構調整促經濟發展,逐步形成以市場農業為基礎、較強競爭力的第二產業為核心、發達的第三產業為骨幹的產業發展格局。
1、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
以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結構,發展市場農業、特色農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到2005年,全縣糧經作物比要達到3:7,種植業與林牧漁業產值比要達到3:7;果牧產值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50%左右。
(1)調整優化農業結構。按照發揮優勢、突出特點、市場導向、集約經營、科技推動,講求效益的原則,堅持"調優、調特、調強、調精 的方針,優化農業內部結構,發展高產優質高效農業。以建設農副產品生產重點縣為目標,搞好果品及畜牧基地建設。果品種植業。提高果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廣名優稀特品種種植,擴大優質果品種植面積。全縣果品種植面積發展到36萬畝,果品總產量達到10萬噸,形成以蘋果、板栗、石榴、黃金梨等名優稀特新產品為重點的優質果品生產基地。搞好生態防護林建設,實施封山育林工程、平原農田林網工程、泗河沿岸綠化、道路綠化美化工程等。畜牧業。積極發展專業化。規模化養殖,加快品種改良步伐,大力發展食草型、節糧型畜牧。發展特色養殖,提高綜合效益。至"十五 末,以豬、牛、羊、雞、兔等為重點的規模養殖 千百萬 工程發展到160處,
肉蛋總產達到14萬噸,畜牧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達到40%以上,形成以黃牛、兔等為重點的畜牧養殖基地。大力發展名優高效水產養殖業。大力發展肉箱養魚,實施精養高產。積極發展鱘魚、甲魚、河蟹、銀魚等名優珍稀品種。推廣立體養殖新技術,提高單位面積產量。全縣水產品產量要達到6500噸。種植業。糧食生產在穩定值、增強市場競爭能力、增加單產的路子。小麥重點推廣高蛋白品種種植,地瓜、花生重點抓好高產攻關和良種推廣。在山區及無水澆條件的地域,大力推廣系列化旱作栽培技術,提高產量,擴大小雜糧種植面積,增加花色品種,形成小雜糧生產基地。
(2)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繼續完善建設花生、地瓜、林果、瓜菜、畜禽五條貿工農一體化產業鏈。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業,發展壯大三英、柳絮、外貿、聖昌、苗館肉類制品廠等外聯國內外市場、內聯生產基地和廣大農戶的 龍頭 企業,依靠龍頭帶動,拉長農副產品加工鏈條,一頭向市場延伸,拓寬流通渠道,一頭向生產延伸,推動花生、地瓜、幹鮮果品、瓜菜及牛、羊、豬、雞、兔等種植、養殖基地的發展。形成生產、加工、儲運、一體化經營模式,架起小生產與大市場聯接的橋梁,促進農副產品加工轉化增值。進一步完善 股分合作制+農戶 、 市場流通+農戶 等農業產業化型式,形成不同層次、不同規模,產加銷、農科教、貿工農一體化經營的具有泗水特色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格局。
(3)加快山區綜合開發步伐。堅持 改土、治水、修路、植樹、辦電 十字方針,按照 山區果牧開發區、高原高效農業區、地堰立體種植區、河道灌溉風景區 的開發模式,搞好 一區(示范區)、三片(泗南萬畝板栗園、泗中萬畝石榴園、泗北萬畝幹雜果基地),四園(農業、林業、畜牧、觀光旅遊農業) 建設。重點抓好張豐路、金馬路沿線、滕北路沿線及泗河沿岸高效農業區開發。南部山區建設6萬畝幹果基地,4個林業科技示范園,改良果園3萬畝,黃山綠化達到70%。北部山區以治水、建設生態防護林、經濟林等為重點,對滕北路兩側分年度逐步開發治理。通過開發治理,逐步形成融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及旅遊於一體的綠色通道經濟長廊。
2、 調整優化產業產品結構,加快工業產縣發展步伐。
要堅持以提高經濟增長的質量和效益、以提高市場競爭能力為中心,運用現代技術提升優化傳統產業,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傳統產業改造提升。 依據國傢產業政策,充分發揮我們的比較優勢,按照改造一批、壯大一批、培植一批、轉移淘汰一批的思路,從傳統產業中先優勢行業,從優勢待業中選龍頭企業,從龍頭企業中選名牌產品,集中投入八大傳統產業,使其迅速發展壯大。造紙工業。堅持膨脹生產規模與技術改造、治理污染並舉。開發不幹膠紙、高檔包裝紙、曬圖紙、塗佈白板紙等新產品,形成20萬噸的生產能力、14萬噸的制漿、6萬噸的紙制品深加工能力,發電量1.1億千瓦時,實現銷售收入23億元,利稅4.2億元,華金集團爭取成為一個以制漿、造紙為主,集發電、貿易、科研為一體的,跨地區、跨行業的國傢大型現代化企業集團。建材業。開工建設大宇水泥二期工程和60萬噸水泥粉磨站項目,達到500萬噸的生產規模,同時加快陶土、花崗石等建材資源開發,形成以大宇水泥、魯中水泥為重點的建材基地,形成全國較大的水泥生產基地。以建成,農副產品加工出口重點縣為目標,加快淀粉、畜禽及果品加工等產業的發展。淀粉加工業。在原有的規模的基礎上,繼續擴大生產規模,加快實施技術改造,加快變性淀粉及保鮮粉條、地瓜小食品、粉皮、淀粉地膜等新產品開發,擴大酒精生產規模,提高技術含量及附加值。柳絮集團淀粉年生產能力要達到10噸,冷凍粉條達到3萬噸,形成薯類淀粉及其制品加工基地。畜禽加工業。適應國際市場和國內人民群眾膳食結構變化的需要,及時調整產品結構,開發保鮮制品和熟制品,加快西式兔肉灌腸、牛肉制品系列、皮革新產品系列開發等。果品加工業,依托豐富的果品資源,引進上馬加工項目,促進我縣蘋果、大桃、山楂、葡萄等果品加工轉化增值。機械工業。以縣面粉機械廠、輕工機械廠、泉林農機廠、縣機床附件廠及山東大象集團泉林分廠等為骨幹,以市場為導向,通過外資嫁接、技術引進,開發生產新型面粉機組、節能餅幹機組、環保機械、飼料加工機組及新型面粉機具、數控機床附件等新產品,並形成較大生產規模,創造規模效益。醫藥工業。醫藥工業主要抓好現有企業的擴建與改造,重點抓好針劑、片劑、口服液、獸藥和醫用衛生材料等產品擴產及提高產品技術含量,使產品向深加工、精加工、高附加值、多品種方向發展。開發銀杏系列深加工藥品,搞好獸用中藥提純、醫用寬幅紗佈及脫脂棉、消脂酐等技改或新上項目。塑料制品業。主要抓好BOPP雙向拉伸膜、農地膜等暢銷產品擴建,力爭 十五 期間形成雙拉向伸膜13000噸、農地膜1000噸生產能力。
十五 期間,要搞好企業各子梯隊建設,拔高 山峰 ,壯大 山體 ,力爭培植銷售收放過10億無元(或利稅過1億元)的企業達到2傢,銷售收入過5億元(或利稅過5000萬元)的企業達到3傢,銷售收入過億元(或利稅過1000萬元)的企業達到10傢,各鄉鎮至少建成2個以上稅收過百萬元的工業項目。
(2)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我縣 十五 乃至今後一個時期產業調整的重點。要以企業為主體,以人才為根本,以重點項目為依托,采取政府投入為主,爭取國傢或省高新技術產業投資風險基金投入為輔的方式,穩妥實施,首先在新材料領域打開突破口。其次,通過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大企業掛靠、聯合、協作,發展新興領域項目,在電子信息、環保產業、機電一體、精細化工、生物工程等領域有新的突破,並逐步形成高新技術產業。實施銀杏葉加工提純、光譜議開發、生物化肥、微型變速電機等項目。加快運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履行傳統農業,重點發展先進實用的名優果蔬花卉脫毒快繁、無公害生物工程基地,並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發展基因工程疫苗及轉基因食品項目等。
3.積極培育市場體系,大力發展新興服務業。
適應發展市場經濟、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的需要,努力搞好市場體系建設,高層次、寬領域地發展新興服務業。
市場體系建設。適應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和結構調整中的基礎性作用,繼續發展商品市場,培育要素市場。集中精力建設1-2區域性的較大規模的商品批發市場,形成輻射面廣的商品集散中心,搞活高品流通。培育資本、技術、人才、勞務、信息等要素市場,開放住房二級市場,逐步構築起輻射面廣、高效、暢通的流通網絡。
旅遊業是第三產業中的 朝陽產業 。按照 吃、住、行、遊、購、娛 的發展思路,依托近臨 三孔 、泰山,交通快捷、方便,位置優越,基礎設施完備,人文景觀、自然景觀豐富的有利條件,突出山區自然特色,搞好山水、林和民俗文化建設,發展旅遊業。要積極與省旅遊業規劃融於一體,堅持保護與建設並重,有計劃地開發建設泉林行宮仲子廟、卞橋雙月等人文景觀,積極開展民俗文化活動,弘揚泗河文化。開發自然景觀,加快鳳仙山、聖公山、龍門山、大雲寺、安山寺的開發步伐,抓好泉林泉群、泗河和濟河公園的開發建設,形成特色鮮明、環境怡人的山區自然風光。發展觀光旅遊農業,結合山區綜合開發,搞好農業生態景觀的開發建設,重點抓好泗張鄉桃園、板栗園,踅莊鄉石榴園,黃溝鄉旱池藕,泗水鎮銀杏園等農業景觀的開發,發展觀光旅遊農業,創出泗水的旅遊名牌。至"十五 末,泗水要基本建成融泗河文化與農林景觀為一體的觀光旅遊區。金融業。搞活現有商業銀行,加快發展信用銀行,強化融資功能,擴大儲蓄業務,積極開展質押貸款、住房、購車、教育、旅遊等超前消費貸款業務,穩妥開展個人信用貸款業務。保險業。要拓寬服務領域,建立健全保險體系,開發新險種,為經濟建設服務。房地產業。要加快住房商品化、貨幣化改革步伐,培育和完善房地產交易中心,開放信心二級市場,逐步形成統一規范、公平競爭的房地產市場體系。大力實施"安居工程 ,把解決好城鎮中低收入者及住房困難戶增加和服務社會化意識增強的要求,建立健全社區服務網絡,大力開展文化教育、娛樂、清潔、維修、保安等便民利民服務。
4、調整所有制結構,加快體制創新步伐。
(1)圍繞縣域經濟民營化,大力調整所有制結構。
台中菜梯保養
現有企業 公退民進 。完善鼓勵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放寬經營主體。鼓勵企業法人代表、經營管理層、職工買斷產權或持大股或控股;鼓勵民營企業收購、兼並我縣公有制企業或通過控股、參股、租賃等形式,使縣域內所有企業全部成為民有民營的法人實體和競爭主體。縣、鄉、村三級所有公有制企業的公有資產全部退出,加快民營化進程。
壯大民營經濟規模。實施 抓大扶優 工程,培植民營經濟大戶。引導私營企業通過兼並、聯合、租賃等形式,實行跨地區、跨所有制經營,實現低成本擴張、膨脹規模。采取政策激勵、利益驅動、行政手段,鼓勵農民進城務工經商,鼓勵企業職工特別是下崗職工轉向民營經濟,提倡黨政機關事業單位幹部留薪留職或停薪留職、辭職從事瞭營經濟。激發內部活力,啟動民間資金,鼓勵民間資金投資經商辦企業。
引導民營企業按照現代企業制度要求進行體制創新,支持民營企業依法組建有限責任公司、企業集團或股份有限公司。同時,強化內部管理,完善運營機制,增強發展後勁。
(2)加快體制創新及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深化企業產權改革。按照 重點突破、整體推進、綜合配套 的總體思路,堅定不移地深化企業改革,加快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對國有企業實行規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結構,建立市場化的經營決策、內部管理、技術創新和市場營銷機制。 十五 期間,所有大中型企業都要建立起比較規范的現代企業制度。實施 抓大扶優 工程,著力培育支柱,通過資產重組、資本運營和股份制等形式,促進存時資產優化重組和產權多元化,使存量資產向優勢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優秀企業傢轉移,壯大企業規模,增強整體優勢和競爭能力,力爭培育2-4個上市企業。把企業改革、改組和加強管理結合起來,切
實加強內部管理,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形成有效的激勵約束機制。
健全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深化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增強社會保障功能,重點完善基本養老保險金、失業保險、下崗職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社會保障制度,使基本標準與縣域經濟發展水平和社會承受能力相適應。穩步推行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擴大社會保障基金收繳覆蓋面,提高社會保障支出在財政支出中的比重。努力擴大各項保險覆蓋面,大力提高社會保障管理和服務的社會化程度,將養老、失業、保險覆蓋面擴大到全社會,各項保險金全部實現社會化發放。
5、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著眼於支撐經濟快速發展,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繼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優化經濟發展硬環境。
交通運輸。提高現有養護道路等級。縣鄉道路達到二級公路標準,鄉村主幹道達到三級公路標準,;連村路達到四級公路標準。實現村村通油路,達到全縣所有村莊晴雨通車。至 十五 末,全縣公路通車裡程達到400公裡,形成遍佈城鄉的交通運輸網絡,客貨運輸能力有較大提高,貨運周轉量達到6500萬噸公裡,客運周轉量達到5800萬人公裡。
電力。合理佈網,加快鄉村電力建設步伐,滿足鄉村用電需要;建設220KV變電站和110KV環網輸變電工程;加強城鄉電網管理,降低能耗,實現城鄉用電同網同價,提高電網運行經濟效益,減輕農民負擔。
水利設施。實施賀莊、華村等水庫除險加固工程,完成泗河河道防洪治理。建設兩處泗河攔河大閘。繼續抓好小型水利灌溉工程建設。大力實施以小截潛為主的地面攔蓄水工程,推廣噴灌、微灌、滴灌等節水先進技術,發展節水型農業。 十五 期間,力爭全縣新增擴大灌溉面積達到7.5萬畝,改善灌溉面積10萬畝,發展節水 三灌 面積7萬餘畝。大力實施水土保持項目, 十五 期間完成保持面積220平方公裡。
郵電通訊。搞好7.5萬門農用電話交換機擴容,使全縣城鄉電話達到10萬戶,建成電話縣。發展完善公用通信網絡建設,特別是多媒體寬帶網及用戶接入網建設,完成"政府上網 工程,逐步實現政府辦公自動化。至 十五 末,全縣上網用戶達到2000戶;全縣電信業務總量要達到4300萬元,年均遞增15%;郵政業務總量要達到1670萬元,年均遞增30%。
四、發展戰略
(一)實施 科教興泗 戰略
迎接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的嚴峻挑戰,牢固樹立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觀念,推進 科教興泗 戰略,堅持科技創新,優先發展教育,切實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上來。
1、加快技術進步。按照培育高新技術產業與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並舉,科技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並舉,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與自主研究開發並舉的原則,加快科技攻關、成果推廣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提高全縣工農業科技水平。強化技術創新立體地位,加快技術開發機構建設,原則上重點企業都要建立自己的技術開發中心。加強生產單位與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聯合協作,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推動我縣企業技術改造和產品升級換代。加快運用信息技術發展新興項目和發行傳統領域項目,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加強技術推廣服務體系建設,發展社會化科技中介服務機構,健全科技推廣服務網絡。大力推廣優良品種和先進種植、養殖技術及節水灌溉技術,提高農產品科技含量。努力增加科技收入,建立起財政撥款、金融貸款、社會統籌、生產單位自籌等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投入制。 十五 期間,科技投入占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要達到1.3%以上。積極培訓和引進科技人才,至 十五 末,全縣科技人才占總人口的比重要達到2.6%以上,高技術人才占全縣人才的比重要達到5%以上。
2、發展教育事業。 十五 期間,教育事業按照 以泗城教育為龍頭,以鄉鎮教育為主體,以高中階段教育作帶動,上下延伸,整體推進 的戰略佈局,以提高全民素質和創新能力為重點,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優化教育結構,深化教育改革,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逐步構建起由基礎教育、職業教育、繼續教育 三教統籌 的教育體系。強化基礎教育。加強學前幼兒教育, 十五 期間,學前三年教育普及率農村達到80%以上,城市達到95%以上;小學完成合點並校任務,小學入學率達到100%;初中教育以改善辦學條件,擴大辦學規模,提高入學率為重點,確保在校生高峰期的平穩過渡。大力發展高中階段教育,擴大招生規模,在全縣逐步普及高中階段教育, 十五 末,全縣高中在校生規模達到85%左右;同齡人口高校升學率達到13%以上。加大基礎教育投入力度,"十五 期間在城區新建一處實驗幼兒園、一處完全小學、一處規范化初級中學,完成聖源中學建設。大力發展職業教育,重點培養農技及工業所需各類技術人才。成人以加強技術培訓,提高勞動技能為重點,支持先培訓後上崗,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建設以職業中專為龍頭的職教中心,對在職職工實行定期培訓和考核,提高職工的文化素質、技術水平。積極發展私立學校和各種社會力量聯合辦學,形成政府辦學為主、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公辦民辦共同發展的新格局。
(二)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
實施經濟國際化戰略,迎接經濟國際化與加入WTO的機遇與挑戰,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市場、兩種資金、兩種資源,積極參與國際競爭和國際經濟合作,加快縣城經濟與國際市場的接軌,提高經濟國際化水平。
積極開拓國際市場,努力擴大出口規模。實施市場多元化戰略,抓住亞洲經濟復蘇的有利時機,恢復和增加對韓國、日本及東南亞傳統市場的出口份額,加大對歐美、獨聯體、非洲和中東等市場開拓。按照市場需要,調整優化出口產品結構,培植一批有較高市場占有率、發展前景廣闊的出口產品。鼓勵我縣企業到海外投資辦廠,帶動技術、設備和原材料的出口,至 十五 末,全縣出口創匯力爭達到1.4億美元以上。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吸引更多的資金項目落戶泗水,在重視與國內外中小企業加強聯絡,引進更多短平快項目的同時,突出抓好對跨國公司的招商工作,爭取引進更多的規模大、檔次高的外資項目。積極探索委托招商、網上招商、項目招商、臺僑胞招商引資,提高招商效益,努力提高利用外資的規模和水平。
加強對外合作交流。按照優勢互補,自願互利的原則,主支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發揮我縣資源豐富、勞動力成本低廉的優勢,擴大對外開放的范圍和領域。繼續擴展與大宇貿易、金五公司以及日本泗水町合作范圍,開展新的合作項目。充分利用我縣外貿集團海外工程承包權和國際勞務輸出簽約權的優勢,大搞海外工程承包,拓展勞務合作,至"十五 末,我縣國際勞務輸出規模達到800人,創匯超過480美元。
(三)實施城市化戰略
泗城和小城鎮建設,以提高城鎮化水平為方向,以提高城鎮化水平為方向,以大幅度轉移農村人口為目的,立足於用30-50年城市化水平達到70%以上這樣一個大目標,在 十五 期間拉開建設框架。 十五 時期著重優化全縣城鎮空間結構,體現中心集中、點軸拓展的原則,形成以縣城和中心鄉鎮為依托,以交通幹線為軸線的發展格局。
縣城建設。科學規劃、合理佈局,完善配套建設,增強服務功能。以建設中興路兩側新區及城西327國道兩側新區為重點,形成以中興路和327國道構成的 十 字形泗城發展框架。建設泗水廣場。加快供排水、城市綠化、環衛及供熱、供氣工程建設。城市日供水能力達到6萬方,建成污水處理廠和垃圾處理廠。建成石油液化氣供氣工程和城區綠化網、綠化帶,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8平方米。初步形成以大環境綠化為特色的環境優美、景色秀麗、城鄉一體和現代化山水城市框架。
小城鎮建設。小城鎮建設,以轉移農村勞動力,促進經濟發展為目標,加快城鎮化建設步伐。小城鎮建設要高標準規劃、高起點建設,完善道路、給排水、電力、通訊等基礎設施和科教、醫療、文化娛樂等基礎設施,提高綜合服務功能。建設城鎮工業小區,農村專業市場、合作經濟組織、龍頭企業、農業科技示范園區,適當向小城鎮集中,新上企業原則上設在小城鎮。327國道沿線及泗張、楊柳、柘溝、中冊、聖水峪等鄉鎮要成為小城鎮建設的示范鄉鎮。
(四)可持續發展戰略
大搞生態綠化建設。立足我縣山區自然條件,大搞防護林、生態林建設, 十五 期間建設10萬畝生態防護林,以涵養水源改善生態環境。至 十五 末,全縣林木覆蓋率達到33.6%。努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堅持資源開發、節約與保護並重,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合理利用水資源。強化節約用水、保護水資源的意識,加大節水和水污染防治力度。加強水資源的規劃和管理,科學調度用水,對新上用水大戶科學論證,從源頭上防止資源污染。合理利用和保護土地資源,嚴格落實土地基本國策,整治和保護現有土地、礦產資源,合理開發利用,努力實現耕地總量的動態平衡。進一步加強土地管理,對農地、非農地實行嚴格的用途管制,提高土地利用率。嚴禁對礦產資源亂挖亂采,實施依法開采,以供給制約和引導需求。全縣耕地面積確保在53596.10公頃以上,人均耕地面積不低於0.08公頃。環境保護支持生態保護與污染防治並重,以建設生態示范縣為目標,搞好綠化、涵養水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地面污染和大氣污染。完成污水處理廠、生活垃圾處理廠建設。嚴格控制人口增長。持之以恒地搞好計劃生育,全面加強對農村、城市和流動人口的計生管理,確保"十五 期間全縣育齡婦女按計劃全縣育齡婦女按計劃生育,杜絕計劃外生育和超生現象,確保全縣人口保持低速增長。大力普及優生、優育、優教知識,強化婦女兒童保健制度和設施建設,最大限度地提高出生人口素質。全縣年均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5%以內,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5‰以內,全縣總人口力爭控制在60.8萬人以內。
五、人民生活與社會事業
(一)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
十五 期間,全縣要實現小康並向富裕型邁進。全縣人民的生活水平明顯提高,物質生活更加寬裕,精神文明生活更加豐富,文化、教育消費占消費支出的比重要明顯提高。實施安居基本住上經濟適用房。農村居住條件進一步改善,耐用消費品普及率顯著提高,衛生、交通、通信等條件進一步改善。社會對居民的公共服務設施有較大改善,服務水平有較大提高。
(二)發展各項社會事業
文化事業。要堅持主旋律,提倡多樣化,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生活,積極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建設獨具特色的泗河文化。加強文化基礎設施建設, 十五 期間,爭取建設縣圖書館、文物博物館和婦女兒童活動中心、青少年宮,改造縣電影院和影劇院,使基本設施跟上時代步伐,滿足人民群眾文化生活的需要。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下鄉活動。搞好社區文化、企業文化、校園文化、村鎮文化建設。衛生事業。圍繞 加強農村衛生、預防保健和振興中醫事業 三項工作重點,優化區域衛生佈局,建立 醫、教、防、保、康 及計劃生育技術指導 六位一體 的衛生服務體系。加強農村衛生建設,穩步推進合作醫療,努力實現鄉村兩級衛生機構的一體化管理,實現人人享有初級衛生保健。以控制消滅傳染病、地方病為重點,加強預防保健工作。積極發展中醫事業。體育事業。認真貫徹實施全民健身計劃,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體育活動,提高競技體育水平,全面推進體育事業的社會化;加強體育設施建設。廣播電視事業,堅持穩定發展,不斷提高的原則,擴大覆蓋面,搞好有線廣播電視網開發利用,實現縣至鄉鎮的電視回傳,有線電視用戶發展到8萬戶。老年人及殘疾人事業。逐步由政府投資興辦老年公寓、殘疾人福利工廠等福利性企業。加快發展城區老年人、殘疾人福利事業。擴大鄉鎮中心敬老院規模,增加供養人數,使農村老年人 老有所養 。
六、精神文明與民主法制建設
精神文明建設。以江澤民同志"三個代表 的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培養社會主義 四胡 公民為目標,強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弘揚民族精神、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開展爭創 文明城市 、 文明企業 、 文明服務機關 、 文明村鎮 、 文明戶 等精神文明系列創建活動。加強艱苦奮鬥的優良傳統教育,反對封建迷信和偽科學。加強理想信念和現代化科技教育,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以 致富思源,富而思進 為內容,廣泛開展農村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在全社會形成文明健康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
民主法制建設。民主與濟南市建設要認真貫徹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共產黨領導下的多黨合作、政治協商制度。加強基層民主建設,建立健全科學決策、民主監督的程序和制度。加強村級"兩會 及鄉鎮議政會建設,並發揮其作用。積極推進依法治縣進程。強化依法行政,提高行政執法水平。深入開展法制宣傳教育,增強全社會法制意識,提高學法用法的自學性。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種犯罪活動,堅決打擊各種邪教組織和非法宗教勢力,有效維護政治和社會穩定。
七、主要政策措施
實現 九五 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任務目標,必須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推動全縣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健康快速發展。
(一)加快政府職能轉變。推進政府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實行政個分開,深化政府機構改革,把政府經濟管理職能和所有者職能分開,養活對具體經營活動的幹預,理多地運用經濟和法律手段調節經濟運行。今後,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主要是規劃、協調、服務、監督,加強計劃管理的管觀性、戰略性和政策性。加強稅收管理、物價管理,安排好關系國計民生的生大項目、基礎設施項目和公益性項目。
(二)轉變工作作風,提高辦事效率。按照江澤民總書記 三個代表 的要求,加強幹部思想作風建設,樹立求真務實、真抓實幹的工作作風,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深入基層,調查研究,面對面地解決實際問題。切實精減會議文件,減少事務性應酬性的活動,騰出主要精力抓落實。增強服務意識,實行服務承諾,推行政務公開,簡化辦事程序,提高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
(三)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觀念,營造 尊重知識,尊重人才 的氛圍,努力造就一支現代化建設急需的合格人才。突出抓好 幹部隊伍、企業隊伍、科技人才隊伍 建設。幹部隊伍建設重點培養一批德才兼備的黨政領導幹部。大力選拔培養優秀年輕幹部,深化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強幹部隊伍的生機與活力。加強企業傢隊伍建設,有計劃地對企業傢隊伍進行培訓深造,聘請高層次的管理人才,改變企業管理人才匱乏的狀況。加強科技人才隊伍建設,大力引進高層次人才,制度優惠政策,創造寬松的環境,不拘一格吸引科技人才來泗水創業。挖掘現有人才隊伍的作用,建立公平競爭機制,建立有利於人才脫穎而出的機制,充分調動科技人才的積極性,重獎有突出貢獻的科技人才。
(四)加大資金投入。 十五 期間要完成70億元的投資計劃,必須拓寬融資渠道,調整優化投資結構,保證重點建設項目的順利進行,增強經濁發展的後勁。一是以重點項目吸引資金,爭取更多的重點項目列入國傢、省的盤子。二是積極爭取信貸資金,合理引導信貸資金投向,繼續做好債轉股和封閉貸款工作,爭取更多的政策性貸款和商業銀行貸款。三是擴大利用國外和外地資金。四是對基礎設施項目建設,采取股權、經營權出讓的方式盤活資金,大力推進土地有償使用制度,壟斷土地一級市場,搞活二級市場。
(五)優化發展環境。堅持依法行政,強化監督約束機制,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糾正部門和行業不正之風,加大治理 三亂 力度,充分發揮我縣優環委、 經濟110 的作用,嚴厲懲處吃拿卡要、幹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的不法行為。繼續對重點企業和個體私營大戶實行掛牌保護,切實保護經營都和投資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放寬放活各項政策,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提高辦事效率,努力改善和提高公共服務水平,創造良好的服務環境。有關部門要增強大局意識,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環境。有關部門要增強大局意識,正確處理管理與服務的關系,密切配合,合司其職,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全面實現我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對於加快我縣現代化建設進程,全面提高全縣人民生活浹,具胡十分重要的意義。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光榮而艱巨,全縣人民要緊密結合在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繼續發揚 苦幹不苦熬,奮力爭上遊 的泗水精神,解放思想,開拓進取,努力把我縣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推向前進。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